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我国汽车市场渠道垄断严重:消费者叫苦连天

http://www.e23.cn2014-06-17 07:48:25国际金融报

    摘  要:一场关于“汽车零部件垄断”的风暴正席卷全球。在美国,目前有34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和27家零部件制造商已认罪,处罚金额超23亿美元。类似的反垄断调查也正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中进行

持,但也容易对厂商形成依赖。

  而在中国则不存在这样明显的关系。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汽车市场中充斥着欧系车、美系车、日系车、韩系车、自主品牌,全部有各自独立的配套体系,整个体系分散独立,难以形成上述的契约关系、平等关系或者塔式关系。

  6月10日,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欧系、美系、日系各有各自的零部件配套商,自主品牌又是一套独立的配套商,中国汽车零件商的市场份额相对美日欧来说要分散得多,因此目前在中国这样的零件商垄断行为几乎没有。”

  不过,一位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一些关键性部件,或者说是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方面,中国的汽车零配件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垄断。”但对于具体设计到哪些企业及部件,该人士则表示不便透露。

  就目前来看,中国汽车零件商的“垄断”尚未摆在桌面上,但“汽车零件渠道垄断”则已经让许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叫苦连天。

  今年4月1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零整比”数据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所谓“零整比”,指的是某商品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完整商品销售价格的比值。

  根据此次“零整比”数据,北京奔驰C级W204系数最高,高达1273%,也就是说,更换这款车型的全部配件所需的费用是这款车型整车价格的12倍之多。专家认为,这一系数在30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而在此次调查的18款常见车型的“零整比”数据中,有11款车型的零整比数据高于400%。

  “零整比”数据的背后,凸显的是中国4S店服务体系的过分单一。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这一规定看似规范了汽车零配件市场,实际上却间接强化了国内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

  “这一垄断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渠道的垄断,渠道供应、零配件定价全部由汽车厂家说了算,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经销商,再到消费者都没得选择。”贾新光分析称。

  对于现状,经销商有苦难言。据了解,现阶段,厂家原装零配件全部供应其授权经销商,零配件供应商也无法绕过汽车厂家直接流向市场,厂家能够实现低价进货、高价售出,处于其上下游两端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则利益受损。同时,保修期内车的车主只能通过4S店维修、更换零配件,否则很可能无法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

  “发动机、变速箱这种大件的零配件,车主当然还是会来我们店里维修更换,像轮胎等小件,车主更多会选择去市场上购买,因为价格与成本更低。”北京一家合资品牌的经销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在汽车零配件垄断形成的整个环节中,经销商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相同的产品质量,4S店从市场上采购能够比厂家供给便宜得多,但是他们却没得选择。“经销商处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终端位置,高价的零配件使得消费者对经销商心存不满,但是实际上经销商也很被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全国的汽车市场增速放缓,限购城市越来越多,像北京这样的城市,经销商密度那么大,经营已经很困难了,而且现在各种利空的因素都在叠加,厂家应该考虑在售后配件这一方面放松对4S店的管控。”颜景辉说。

颜景辉认为,一下子让汽车厂家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