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我国汽车市场渠道垄断严重:消费者叫苦连天

http://www.e23.cn2014-06-17 07:48:25国际金融报

    摘  要:一场关于“汽车零部件垄断”的风暴正席卷全球。在美国,目前有34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和27家零部件制造商已认罪,处罚金额超23亿美元。类似的反垄断调查也正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中进行

i Hirano遭到底特律联邦大陪审团起诉,原因是涉嫌在其就任期间,同其他同谋者进行了多次会面,针对向丰田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所售汽车的加热控制面板订单和价格进行了操纵,并涉嫌指示员工破坏相关证据。根据美国谢尔曼反垄断法规定,Hitoshi Hirano的上述行为最高将面临10年监禁以及100万美元罚款。据了解,该公司早在2012年就已经向美国司法部供认了参与价格操纵的行为,并被处以1770万美元罚款。

  无独有偶,今年2月,日本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承认操纵汽车零部件销售价格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同意支付4.25亿美元的罚款,这是所有汽车零件商牵扯进反垄断调查中力度最大的刑事罚款。同时,普利司通宣布,将采取措施禁止员工参与价格控制并将通过减少工资和奖金的方式惩罚某些内部董事和高管。据称,在2001至2008年期间,普利司通在美国市场为多家日本车企供应减震橡胶零部件时,密谋对这些产品的价格进行了操纵,涉及的车企包括丰田、日产、富士重工、五十铃及铃木以及这些企业的子公司。

  美国司法部表示,在之前调查的一系列案件中,尽管具体措施和策略有所不同,但涉案企业的高管们往往首先通过加密电子邮件联系,之后在某个偏远的地点会谈,最后还会销毁会议文件以防泄密。

  以上只是典型案例,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调查至今,总计已经有超过30家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遭到美国司法部的处罚。美国反垄断部门的副助理司法部长Brent Snyder对媒体表示:“由于这些汽车零件商合谋抬价,消费者不得不承担数百万美元的额外开支。”

  这次调查范围之广、涉事企业之多、调查时间之久、调查力度之大,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但是《财富》杂志也明确指出:“不管有多少供应商和高管们落入法网,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结构性紧张不太可能很快放松。”

  分析称,早期的汽车行业往往是一家汽车制造商与多家零配件供应商合作,既可以促进供应商的价格竞争也能推动供应商的技术进步,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们联合起来合谋抬价,造成垄断行为,汽车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都深受其害。

  日欧都在行动

  其实,不仅是美国,在日本、欧洲等较为成熟的汽车市场,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反垄断调查。

  从2012年起,欧盟开始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展开反垄断调查。从早前对线束、乘员安全系统与轴承生产商进行调查,到之后对那些生产热能系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展开突袭调查,再到博世、舍弗勒等零部件巨头也卷入反垄断调查,欧盟此次针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反垄断调查呈现出了与美国政府不相上下的力度和规模。

  2013年7月,欧盟反垄断机构对日本矢崎、德国莱尼、日本矢崎下属的欧洲子公司S-Y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古河电气公司这4家汽车零件商进行处罚,起因是上述4家企业涉嫌结成垄断联盟并操纵产品价格。

  日本矢崎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汽车配线系统制造商,配线系统在汽车内部承担着车辆电脑向各部件发出功能指令的传输功能。有媒体报道称,仅次于矢崎的第二大配线系统制造商日本住友电气是本次事件的举报者,住友电气并未受到欧盟的处罚。

今年3月18日,又有6家零部件供应商供认曾密谋组建汽车轴承的卡特尔联盟,其中5家遭到欧盟委员会的处罚,包括2家欧洲供应商以及3家日本供应商,分别为斯凯孚、舍弗勒、日本精工、NFC以及恩梯恩,其中针对斯凯孚与舍弗勒的处罚力度最重,罚金分别达到3.15亿欧元与3.7亿欧元,同时,日本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