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我国汽车市场渠道垄断严重:消费者叫苦连天

http://www.e23.cn2014-06-17 07:48:25国际金融报

    摘  要:一场关于“汽车零部件垄断”的风暴正席卷全球。在美国,目前有34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和27家零部件制造商已认罪,处罚金额超23亿美元。类似的反垄断调查也正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中进行

工与NFC分别被罚6.24亿欧元与396亿欧元,恩梯恩公司被罚2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表示,2004年4月至2011年7月,上述几家供应商暗中就其汽车轴承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协商,并签署了多方、三方以及两方协议。有意思的是,与日本矢崎和日本住友电气相同的一幕上演:日本捷太格特因主动揭露了其他几家供应商的垄断内幕,从而被免除了8600万欧元的处罚。

  欧盟委员会根据各家公司在监管机构调查中的配合力度,对其各自遭受的处罚进行减免。尽管如此,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负责人杰奎因·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坚定地表示:“我们不会就此罢手,我们仍然在对安全气囊以及汽车照明系统的卡特尔联盟进行调查。”

  3月中旬,德国博世集团也卷入了此次风波,称其正在配合欧盟反垄断机构针对零部件行业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博世集团是多年来蝉联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首的零部件生产商,其汽车业务部2013年营业收入高达417亿美元。

  与此同时,对于类似的反垄断调查也在日本进行着。据记者了解,在电子控制元件、电子控制模块以及自动变速器三大关键零部件上,全球市场几乎被日本垄断,无论是日系车还是欧美系车都很大程度依赖日本制造。因此,日本的零件商在本国、美国、欧洲都遭到了不同的调查和处罚。

  2010年2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也对汽车零部件价格卡特尔展开调查。次年7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对涉嫌缔结雨刮器、水箱、引擎点火器和交流发电机4种价格卡特尔的7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展开突击搜查,包括电装、三菱电机、日立汽车系统、康奈可、三叶、T. Rad公司等,其中电装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

  据悉,日本国内这4种零部件的市场规模共计达到约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电装等7家企业在参与上述4种部件的采购招标时涉嫌事先约定报价和中标企业,而且这一价格垄断至少是从2002年开始便存在。

  2012年9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员对涉及缔结散热器、发电机、雨刷器及启动器4种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的三菱电机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康奈可公司、三叶、T. Rad公司分别处以了数亿日元到10亿日元不等的罚款。

  “中国式”渠道垄断

  那么,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中是否存在着“垄断”?

  据记者了解,与美日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合谋抬高价格不同,中国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主要是“主机厂垄断零配件销售渠道”。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2009年以前,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是契约式的关系,在汽车城美国底特律,围绕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周围有一大批的零配件供应商,像通用与德尔福、福特与伟世通都有着比较紧密的契约关系。2009年经济危机爆发,在日系车的冲击下,美系车高成本的缺陷凸显,为了降低成本,通用和福特分别将德尔福与伟世通剥离出去,开始形成“全球架构”体系,该体系使汽车零部件成为一种具备标准接口的产品。

  在欧洲,整车制造商与供应商则是较为平等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才能诞生出博世集团这样的全球第一零配件供应商集团。二者甚至在技术知识和制造能力等方面是不分上下的。

日系则是所谓的“塔式关系”,以丰田为例,丰田按供应商所生产部件的重要性程度,将供应商分为三类:核心部件供应商、特色部件供应商和商品部件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因此,零件商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也可能会得到厂商的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