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称进口汽车暴利敛财 零配件分开卖价贵两倍
摘 要:进口车国内平均售价为国外售价的2~3倍,这已经是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了,在此前的节目中,我们了解到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之所以高企不下,除了高关税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厂商垄断价格以牟取暴利。事实上,进口车的暴利还不止这些。买得起修不起成为进口车的普遍现象。《经济半小时》记者展开调查。
以了,他不是,他把你整个车灯给你换掉,一个灯泡,一个车灯拿出来,这得多少钱,是这么来埃这种营销模式,这都是维修市场经常见的。
的确,很多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车上的某个小零件坏了,4S店却只换不修,而且往往一换就换整套,一些相关部位的好零件也要被换掉。这样一来,维修费自然噌噌地往上蹿了。
记者:多少钱啊?
路虎车主:那盖没有单卖的,那一套是1700。
但是在采访中,一些经销商也向记者倒出了背后难言的苦衷。
汽车经销商:因为在品牌管理法的规定下,厂家呢,它对经销商是有一些目标考核,其中不光是整车销量的考核,也包括零部件采购数量的考核。
原来,就连零部件的销量也有硬性规定,而最终为此埋单的是中国消费者。在徐秉金看来,备受质疑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难咎其责,它也是造成我国进口车市场的垄断之源。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我到沙特,到阿联酋我问他们,我说你们不生产汽车,你们这么多好的车怎么进来的,他说外国进口车都通过沙特总代理来的,而且外国人必须售给的是当地人,作为终身代理在卖这个车,而不是由他自己公司设立总经销商,他自己直接卖车。
从2006年起,徐秉金就一直在为《管理办法》的修改不停呼吁的,但至今收效甚微。
徐秉金:我第二年就提出意见了,我就写过一个报告,这种独家代理的方式,不能全部叫外国人自己代理自己的汽车,它形成垄断,也形成关联交易。以后几年,包括两会期间提案也提过,但是都没有着落,一直延续到现在。
半小时观察:
关于进口车价格和维修价格畸高,有人解读为市场行为,有人买则价格水涨船高,但细究起来,我们看到进口汽车在中国暴利敛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汽车的销售权、维修权牢牢地掌握在进口汽车生产厂家的手中,因为造成进口车价格畸高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垄断销售才是造成不公平价格的最终原因。这种商业不公平必须通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 宝马回应央视曝光车内污染问题 称正在核实(2013-03-20)
- 遭央视3·15曝光 汇众公司召回不合格批次冷冻液(2013-03-18)
- 央视曝光高价汽车贴膜不安全 酷思迪圣罗被点名(2013-03-15)
- 7月份进口汽车价格已连续4个月下降(2013-09-05)
- 发改委密切关注进口车价畸高 现有政策存漏洞(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