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消费者改善性需求 跨国车企在华布局热情不减
摘 要:中国汽车市场从高速增长转入微增长已是事实。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正在进行的长春汽博会了解到,与自主车企陷入价格战相比,跨国车企在华布局依然热情不减,推出了更多车型以丰富产品线。
中国汽车市场从高速增长转入微增长已是事实。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正在进行的长春汽博会了解到,与自主车企陷入价格战相比,跨国车企在华布局依然热情不减,推出了更多车型以丰富产品线。
3%:车市迎来微增长
7月10日,在“汽车城”长春市,第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拉开帷幕。1220辆参展车型集中亮相,展出面积20万平方米。除了规模大,价格战成为本届长春汽博会的一个主题。
“火爆低价”“聚惠全场”“车展钜惠”,无论走进哪个展馆,走上哪个展台,降价促销的广告牌随处可见。
记者发现,在所有9个展馆中,价格战成为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与合资和进口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降价力度更大。
在长城汽车展馆前,“全系降价”的广告牌十分显眼。长城C30、长城C50等车型直降7000元。
“现在车市不太景气,日常销售遇到瓶颈,导致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大。”正在现场的销售顾问杜先生说。经销商则希望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借助降价促销的方式,减轻库存压力。
铺天盖地的价格战,生动折射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今年6月份库存预警指数为64.6%,比上月上升了7.3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处于警戒线以上,表明汽车市场需求收缩,经销商库存和经营压力加大。
而根据汽车行业研究公司威尔森发布的车市价格分析,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价格走势将会维持下降趋势,厂商销售压力仍然较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微增长时代。
建新厂推新车:跨国车企不停步
尽管车市放缓迹象明显,但跨国车企抢占国内市场的步伐却未停歇。
在一些车企负责人和汽车专家看来,中国消费者呈现出的改善性需求是吸引跨国车企加快布局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过2300万辆,按照3%的增速,今年将达到2450万辆左右。尽管增速放缓,但这一数字对于国内外车企来说,仍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学军表示,这次车展带来了两款斯巴鲁旗下的森林人车型,就是看准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现场一位一汽丰田的销售人员介绍说,车市正走进微增长时代,行业格局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公司也在加快推出新车型,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的预测,2014年全球汽车实现8800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3%,2015年全球汽车将持续保持3%的增长速度,其中来自中国的车市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吸引跨国车企加快在中国布局的重要原因。
梳理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发现,SUV车型和新能源汽车是增长新亮点。一些跨国车企开始围绕这两个细分领域做文章:建新厂、推新车。以一汽-大众为例,上半年产销形势不理想,但企业布局的速度从未停止。目前,一汽-大众佛山二期30万辆产能正在建设,青岛、天津两大新生产基地也在积极筹建中。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逐步认可,这一领域也成为跨国车企布局中国的重要方向:丰田宣布混合动力车型关键零部件三年内国产、本田称三年内实现混合动力车国产、大众也表示四年内将有十余款新能源车实现中国生产。
自主阵营将出现分化
中国车市告别高速增长后,自主车企阵营也出现变动,长安等少数企业逆市上扬,大部分自主车企困难加剧,一汽距离第一阵营越来越远。
“转了好几圈,发现只有一款SUV,没相中。”参观车展的长春市民盖博说。他告诉记者,一汽展区除了还未
- 跨国车企在华布局热情不减(2015-07-16)
- 跨国车企争抢自贸区红利 或大幅减低进口车成本(2013-10-12)
- 自主品牌汽车应抓住三大发展良机(2013-08-08)
- 跨国车企抢滩燃料电池有戏吗(2013-07-11)
- 2013或成跨国车企布局中国市场更具标志性一年(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