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成本猛涨限牌城市增多 车市驶入“阴霾模式”
摘 要:昨日,杭州正式加入限牌的城市行列,这已是国内第六个限牌城市。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北上广,杭州等省会城市实施汽车限牌,更具有示范效应。汽车限牌在国内大城市的全面蔓延已经不可避免,车市高增长“熄火”迹象愈加明显。
“杭州限牌传言较多,经过经销商的努力渲染,车市销量暴增,这似乎是促进销量的好办法,但这样的办法不是好事。”汽车分析师崔东树说,相对于深圳和成都等地方政府的态度鲜明,杭州的限牌传闻多次出现,这也是地方政府的态度和思路不清晰的体现。
但无论如何,杭州市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实施汽车限牌措施的城市,限牌在国内大城市的全面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去年曾提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等8个城市均存在实施限牌的可能。其中对天津和杭州的预言已经成真。而业内普遍预计,这个名单还应该增加上成都,这些大城市都会很快实施限牌措施。
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5亿辆,其中汽车1.35亿辆,占53.9%,私家车超过8500万辆,比10年前增长13倍。近两年来,私家车数量仍在以年均1400多万辆的速度迅猛增长。
过去10年来,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剧增。2003年,全国仅有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到2013年,全国有2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超过200万辆。
而目前大城市除了交通压力之外,更面临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大棒。后者往往也被认为和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有直接关系。这将进一步推动了限牌政策的全面爆发。
增长陷入低迷
严厉的限牌措施,对于城市汽车市场的干扰显而易见,一旦大城市限牌全面爆发,将对国内车市形成强烈冲击。
中汽协早前已经指出,各大限牌一旦实施,将造成当地汽车销量25%左右的下降,直接减少汽车销量40万辆左右,约占全国汽车年销量比重的2%。而汽车产业在经济运行上仍然起到积极作用,限牌政策与国家扩大消费、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符,剥夺了广大百姓购买私家车的平等消费权,将严重影响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
事实上,在此前实施限牌政策的北上广等城市,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汽车消费向高端化发展,使还处在市场中低端的自主品牌遭受巨大发展压力,甚至被迫将网点撤离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大型经销商集团也会顺应市场趋势,集中资源发展中高端品牌,而基本停止拓展自主品牌渠道。一旦更多的城市实施限牌政策,自主品牌汽车势将遭受重大冲击。
“在昨天的汽车疯狂限牌中,宝马经销商的业绩应该最为突出。”杭州市一位汽车业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而疯狂抢购过后将是萧条,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来说,好日子已经完结。
今年前两月,乘用车总体销量增速超过10%,而自主品牌继续自由落体状态,销量比上年同期还下降了1%。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也跌破40%关口,前两个月只有38.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在限牌大爆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汽车和市场增长的脱节现象,只会越来越明显。
乘联会此前曾预计,如果只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趋势、汽车供应能力和用户购买意愿,2014年的汽车市场增速仍能超过12%。而随着汽车限牌的蔓延,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政策势必落地,将会使汽车市场增速大幅下降。“今后我国汽车市场可能不会再有两位数增长了。”
这样的预言可能明年就会成真。而在这一个过程中,能够得到限牌和限行优惠政策的新能源汽车将会加速扩大销量,成为汽车业不幸中的万幸。
如何突破简单限牌思维?
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汽车限牌对于缓和交通拥堵并没有明显效果。但“限字诀”却往往是治堵组合拳的第一招,因为这能够在短期内减少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看起来就很有成绩。
“部分城市的地方政府希望借助治理雾霾的概念进行限牌。这也是导致车市混乱和恐慌性购买的问题出现。”汽车分析师崔东树认为,限牌不可能减少拥堵,只能是限行措施才能改善拥堵,而尾号限行又会导致家庭第二辆车的普及,因此限牌的措施对购车数增长总体是促进的,这也体现治堵措施的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治堵。
大城市现在已经越发陷入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和控制汽车消费的悖论中。这被认为和税收政策存在“重生产,轻消费”的问题有直接关系。地方在汽车消费环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税收好处,往往造成会优先采用限牌措施。
杭州市近年来就大力发展汽车业,引进了东风裕隆、长安福特等多个大型汽车项目。根据杭州市政府的计划,到2012年,汽车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汽车工业销售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同时,杭州也是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快报指出,“1—2月正值春节,加之限牌传闻,购车需求旺盛。”全市汽车营销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24.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8%;增幅同比提高33.2个百分点。据测算,仅汽车一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贡献达5.4个百分点。
或许正是在发展汽车业的宏大规划和治堵、治污的重大压力下,杭州市一度举棋不定,但最后还是推行限牌。
而大城市更需要的是要引进经济手段治理交通拥堵。这包括提高燃油税和中心城区停车费等,在一些城市已经有所尝试。
“目前国际成功的经验只有提高燃油税这一招。”乘联会秘书长饶达曾指出,欧洲在60多年前,实施的是很高的燃油税,大大减小了汽车开动率和汽车发展速度,缓解了堵车并避免交通瘫痪。
崔东树认为,今年两会期间,财政部专家已经提出把消费税改到消费端,这样就能实现地方调节税收的制堵措施,而且税收力度可以调节,制堵效果远好于限牌。
南方日报记者 陈志杰
■多声道
卖车派:
陈先生:“车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没有带来方便,而是带来负担,加上市区公共交通完善。打算将车卖掉。”
租车派:
程先生:“说实在,一周真正用车时间也就是周末,其他5天都是放在停车场,如今停车费用看涨,还不如去租车,省心方便,又不麻烦。更为重要的是,成本更低。”
暂缓买车派:
张先生:“成本猛涨,还是缓缓,等口袋厚起来再买。”
- 限牌传闻帮大忙 车市上半年同比多卖2万辆(2013-07-10)
- 评论:汽车配件价格 请让市场说了算(2014-03-13)
- 多重因素助推京车市3月回暖 多数车商看好(2014-03-10)
- 雾霾肆虐 限制与增长将成今年车市主旋律(2014-03-06)
- 美国车市1月销量概述 丰田/通用下滑(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