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单一4S店模式致进口车获垄断暴利 利用政策漏洞

http://www.e23.cn2013-10-24 11:37:13中国网

    摘  要:中国市场上的高端进口汽车价格高得离谱,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中国消费者几乎也是被动接受着“全球最高价”。

海市商务委机电处处长臧新兴说,在加入W T O初期,《办法》对于规范市场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政策弊端凸显,由于各种权益向国外车厂高度集中,对其制约极其有限,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据统计,2005年以来国内进口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2010年达到80多万台,2011年突破百万,2012年达到103万台。臧新兴说:“现在中国每卖18台车,就有一台进口车,而由于高度垄断,外商在华销售一台进口车的平均利润,几乎等于十多辆国产汽车,这种状况既伤害了市场,也冲击了我国汽车产业。”

  首先,客观上造成了境外厂家强势垄断地位:《品牌办法》实际上赋予各品牌汽车厂商、境外总经销商对国内销售商的最高控制权,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后市场服务等,在国内的授权4S经销商无法自主掌握经营业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品牌办法》的保护,国外车厂在华可以全垄断,譬如国内经销商想做某个品牌,先缴纳“咨询费”成为“潜规则”,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才能得到授权许可。“《办法》明确规定,只有品牌厂方授权后,才能在国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下一步建造4S店更‘黑’,所有材料小到灯具瓷砖、大到办公用品,都必须外方统一采购,价格都大大高于市场价,就是盘剥。”

  其次,外商垄断定价权牟取暴利。由于独家垄断经营,国外汽车厂商掌握了中国市场定价权并获取暴利,国内消费者即使在进口汽车关税不断下调的背景下依然无法获益。

  外高桥汽车市场总裁张敏说,一辆高级奔驰车,完税后外商还有30多万元利润,保时捷、陆虎等品牌就更高,这样的暴利在全世界都不可能有。而且目前国内经销商利润普遍在10%以下,国外总经销商至少20%毛利,甚至25%,也是由于高度垄断,造成了批零利润倒挂这样的不正常局面。

  第三,资源浪费严重。按照目前《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销售普遍实施4S店为基础的单一模式,不但要高昂的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关键还要占用大量土地。一般而言,一家4S店至少要占地10亩,一些高端品牌需要占地17亩以上,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

  第四,相关产业链风险正在积聚。近年来一些外国汽车厂商不断向经销商压库存,一些经销商已经不堪重负,亏损幅度正在扩大,而且由于该行业前几年很火爆,不少“热钱”涌入,目前销售趋冷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

  一位进口汽车经销商说,国外汽车厂商所有的风险都要国内经销商来承担,为了解决本国就业,他们会加大销售指标,硬压给国内经销商。有的4S店月销量200台,按理说两倍库存已经非常吃力,现在外方要压三倍以上,而且产品要买断,一旦支撑不下去,风险可想而知。

  修改《办法》势在必行

  针对现行进口汽车管理政策带来的市场矛盾,众多业内人士建议,尽快调整现行进口汽车政策,打破外商垄断,优化国内汽车市场结构,营造公平贸易环境。

  第一,建议根据当地人口、土地资源、汽车保有量、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对国外品牌厂家无节制发展经销商进行限制,避免市场无序竞争。

  第二,尽快修改《办法》,打破国外厂家垄断局面,对其进口汽车数量、零部件价格等都有所制约。

  第三,适度开放进口汽车相关政策,开放自营销售的《进口汽车许可证》等,形成竞争机制。

第四,允许进口汽车销售采取多种模式经营,打破4S店单一模式。建议在全国汽车进口的主要保税港区进行平行进口的先试先行,并在此试点平台内,发放进口汽车许可证,以一定比例允许进口总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