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呼吁打通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摘 要:不限行、免税、充电服务费下调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今年前9个月为2.8万辆。数据的背后,说明充电桩建设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基础设施中的基础,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的比例预留充电桩建设条件,已建、在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和商务、商尝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建设条件建设充电桩。
同时应双管齐下。广东省按照国家购车补助标准的一定比例和实际推广应用数量对各市分类给予购车综合补助。按照城市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各城市被分成四类地区,广州市为一类地区。广州与惠州新能源汽车补贴不退坡,即按照2013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标准,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1∶1的配套补贴。
新政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走到了风口。
目前,南方电网在广州、深圳、南宁、昆明、海口、贵阳等14座城市投资1.7亿元建成充换电站13座、体验中心1座、直流充电桩90台、交流充电桩2963台。累计充换电353万车次,充换电电量9804万千瓦时。另外,南网正在投资建设的充换电站有海南(2个移动换电站)和广州(花都充电站)。在服务公交车、出租车、私人电动车的同时,南网也在系统内部分单位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广州供电局现在正在做充电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统计,想抢先占领充电设施需求大的区域,计划在商业地产、大型社区、公交站场、出租车公司甚至供电营业厅进行投资建设。据悉,广州供电局接下来计划在供电区域建设100个充电桩,在住宅小区争取1000个充电桩建设份额,配合公交车公司做好30个公交站场的大巴车充电设施建设。“并计划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特别是广深、京珠高速相关路段的充电设施进行规划。
模式 用互联网+充电桩吸引资本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充电桩建设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深圳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逆势成长,快速在全国建设运营了2000多个充电桩,其模式值得倾听与深思。
聚电公司创始人贾雪峰介绍,他们从2014年起在全国铺设电动汽车充电点和充电站,并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将这些充电点连成全方位立体网络。正在全国所有的城市发起充电桩众筹行动,计划建设2万多个充电桩,聚集民间力量共同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瓶颈。
譬如,针对不同品牌充电桩与不同汽车企业推出的电动车不匹配问题,注定要影响用户的便捷性问题,聚电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融合,为广大电动汽车运营商提供了充电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覆盖充电桩后台监控系统、桩主管理软件、聚电桩App和适配国标和欧美标准的交直流充电桩,同时还有可以实现道路救援的智能充电车,解决车主的旅程焦虑和突发电量不足问题。重新定义了充电桩这个传统的电力产品,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实现与人、与手机及其它充电桩和移动服务终端互动的智能硬件。具体而言,比亚迪充电桩只有充电功能,而他们的充电桩的功能更加多样,可以支持手机App,也支持第三方支付,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等。运营就这么简单。
无独有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下,充电桩建设所能产生的资金回报想象,正吸引着资本和创业团队涌入。上个周末,又一家城市智能充电网络运营服务平台——星星充电正式进驻北京。
对此,国家电网预计,按照力争到2020年基本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需再添一把火
■记者观察
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热而备受关注,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包括充电接口不统一、充电时长过长、充电桩的布局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等等,备受诟病。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将充电桩与当下流行的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技术问题迎刃而解,更多困扰在制度引导层面。
伴随着中
- 汽车业陷入产销困局 新能源车成新增长点(2015-10-29)
-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新难题(2015-10-27)
- 不只是看新鲜 国庆带您看海外新能源车(2015-10-08)
- 性价比更高 近期将上市新能源车型点评(2015-10-01)
- 近期海外热门新能源车型汇总 与碳排放为敌(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