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手册
摘 要: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基本不具备独自脱困能力,因此被锁在车里,它无力面对各种隐藏杀机的环境变化。现在的汽车都是近乎完全密封的空间,别说是儿童,就是成年人长期被困在封闭的车厢内,也有可能面临窒息、缺氧等危机。更何况很多新车还面临着车内环境污染超标、倘若将儿童锁在这样封闭的空间内,对儿童的身体伤害显而易见。
如何让儿童在乘车过程中避免意外伤害呢?
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基本不具备独自脱困能力,因此被锁在车里,它无力面对各种隐藏杀机的环境变化。现在的汽车都是近乎完全密封的空间,别说是儿童,就是成年人长期被困在封闭的车厢内,也有可能面临窒息、缺氧等危机。更何况很多新车还面临着车内环境污染超标、倘若将儿童锁在这样封闭的空间内,对儿童的身体伤害显而易见。
更为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忽视了天气对车厢乘坐环境的影响,比如日光照射会让车内温度急剧上升,在夏季尤为严重。在烈日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车内的环境就会让人产生闷热、不适的感觉。而对于儿童来说,相对较弱的承受能力这种剧烈的环境变化反应会更大。脱水、昏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都是有可能的。很多欧美国家都立法严禁将儿童独立留在车内,也是考虑到以上诸多危险。

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天生好奇、好动的性格则会带来另一层面的隐患:哪怕是让他们单独逗留在车内一小段时间,他们就有可能四处转转、摸摸,若是触碰到有危险的零件,比如手刹、点火开关等,就有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启动或移动车辆,这不仅对车内的儿童造成危险,更对车外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隐患。因此无论是在停车时,还是在行车过程中,都严禁让儿童有机会触摸到影响汽车行驶状态的任何机构。

以上这些隐患,基本成因是家长忽视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的危险性,事实上很多家长都自信的认为将孩子短时间留在车里并无大碍,并相信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赶回来,而这些主管意识上对风险的预判不足,恰恰是很多悲剧的开始。
若发现有儿童被误锁在车内,应该尽快实施救援,避免儿童在车内长时间被禁锢,导致缺氧、中暑等不良状况发生。前不久同样是在微博上,有报道一名车主发现孩子被锁在车内,却因为心疼砸车窗而花费大量时间回家取钥匙,引来网友吐槽无数。而看过上面那些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的潜在危险,希望家长们要切记:一片车玻璃的价值,与生命相比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 儿童乘车安全立法时机已成熟(2013-07-23)
- 2013沃尔沃汽车儿童安全健康日即将启程(2013-06-28)
- 2013沃尔沃汽车儿童安全健康日即将启程(2013-06-28)
- 推进儿童安全是意识的战斗(2013-06-19)
- 认知缺位 儿童汽车座椅“被鸡肋”(20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