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从银幕驶入现实 不再紧握方向盘
摘 要:虽然无人驾驶汽车理论上具有各种优点,但在雨雪、冰冻、山区以及城市复杂道路交通状况下,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用性、安全性都面临考验。据报道,沃尔沃公司将在2014年推出首批无人驾驶汽车,最高时速只有50公里,而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真正投入商业应用,至少也要再等八九年的时间。
核心阅读
在1月8日开幕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奥迪和丰田两家汽车制造商将展示自动驾驶功能。原先在银幕上才能看到的无人驾驶汽车离百姓越来越近,无人驾驶技术的神秘面纱正在揭开:不再紧握方向盘,用不着费神地紧盯道路,可以搜索到最便捷的道路,不走冤枉路,同时减少交通堵塞,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自动停车技术使新司机不再发怵
在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中,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将展示搭载雷达、摄像头,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智能车辆“雷克萨斯LS600h”。日本媒体称,丰田汽车希望通过这种智能车辆引导汽车领域走向新的自动化时代。分析人士认为,丰田汽车参加此次展会象征意义重大,意味着丰田将由注重速度转向注重安全性和驾驶操作的简单化。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也将展出一款智能汽车,主要宣传该车自动寻找车位和自动停车功能。据奥迪公司一位员工介绍,自动停车功能可以减少停车过程中的事故,对于停车技术尚不熟练的新手很有用处。配备该自动停车系统的汽车在驾驶员按下停车按钮后,就会自动寻找路边空车位,发现后会询问是否停车,如果得到确认,汽车就会自动完成停车入位的过程。此时,驾驶员只需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周围环境上,观察是否有行人突然出现,并按照提示挂挡,汽车就会自动而完美地停进车位。目前,这项技术已可以在大多数奥迪车型中配备。
随时搜索出最适宜的行驶路线
“无人驾驶汽车的广泛普及已近在眼前!”去年10月,让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自信地讲出这句话的原因是,继美国内华达州和佛罗里达州之后,加利福尼亚州也通过了允许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法案。加州州长埃德蒙德·布朗在签署法案时,对无人驾驶汽车前景的描绘更富诗意:“科幻小说将成为明天的现实,而我们今天正在见证这一过程。”据悉,美国夏威夷、新泽西、俄克拉荷马等州和首都华盛顿的立法部门正在讨论是否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问题。
谷歌2009年就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底气就在于掌握着较为先进的搜索技术,而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躲”过繁忙道路上的一个个障碍,实现大街小巷畅通无阻,必须依靠高超的路线搜索能力。在互联网上一段介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车顶上安装着一个显眼的雷达,它负责搜索周围的车辆和其他障碍物,有效识别范围可达70米。这样的“眼睛”遍布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全身:除车内雷达、激光探测等设备外,前后保险杠上还分布着4个雷达,轮胎周边安装着传感器,驾驶室内还配备了能够“读懂”信号灯和指示牌的摄像头……这些遍布汽车周身的感应系统,对汽车前后左右进行实时全息扫描,加上全球定位系统和谷歌地图的引导,可以确保汽车在准确掌握周围物体距离、速度、大小的基础上,随时判断路况变化,搜索出最适宜、最便捷的行驶路线。
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
作为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主要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车载导航设备设计最佳行车路线,通过汽车关键部位的雷达、摄像头等设备掌握路况、发现障碍,也被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发展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试图通过环境感知、行为处理和执行控制等一系列过程实现汽车的“自主行驶”。
经过三四十年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在可行性和实用性方面已经取得了跨越式进展。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无人驾驶汽车挑战赛,在安全、智能、舒适和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比拼,对应对复杂道路状况有出色表现的无人驾驶汽车予以奖励。
无人驾驶汽车的一大优越性是避免因驾驶员个人疏漏而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首先,无人驾驶汽车可谓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绝不会出现任何违章行驶的状况;其次,车载传感系统可以让无人驾驶汽车洞察周边路况,包括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互动”,这要比人眼盯着左、右后视镜安全得多。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理论上具有各种优点,但在雨雪、冰冻、山区以及城市复杂道路交通状况下,无人驾驶汽车的实用性、安全性都面临考验。据报道,沃尔沃公司将在2014年推
- 百度谈无人驾驶:三至五年商用 首先用在封闭园区(2016-03-31)
- 李彦宏建议积极组织开展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试点工作(2016-03-15)
- 未来10年自动驾驶汽车会推向市场 需加快立法(2016-03-14)
- 英国将在高速公路上测试无人驾驶卡车(2016-03-07)
- 无人驾驶汽车:梦想与现实有多远?(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