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一汽-大众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启动

http://www.e23.cn2012-09-19 13:58:18中国新闻网

    摘  要:凭借前瞻性的环保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汽-大众奥迪将持续致力于支持环保事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倡导和带动更多公众和环保人士一起参与环保行动,为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届一汽-大众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启动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介绍奥迪A3 e-tron特点 宿方磊摄

第五届一汽-大众奥迪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介绍奥迪绿色环保理念及未来规划 宿方磊摄

第五届一汽-大众奥迪

  嘉宾合影 宿方磊摄

  中新网9月19日电 19日,第五届一汽-大众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在银川正式启动。作为一汽-大众奥迪举办的一项大型环保主题活动和企业回馈社会的公益平台,本届“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活动以“驶向未来的力量”为主题,立足行业、着眼未来地将关注点投向前沿环保科技,带领关心环保事业的公众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一起探寻正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先锋科技力量,共同探讨和展望低碳环保的未来汽车交通生活。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表示:“环保是一汽-大众奥迪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的重要组成,这意味着从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肩负起低碳环保的使命。因此,在以科技创新带来环保产品的同时,一汽-大众奥迪始终坚持在生产环节充分贯彻环保理念,并积极投身环保公益事业,真诚回馈社会。今年是‘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举办的第五年,一汽-大众奥迪将以持之以恒的环保态度和引领行业的科技环保理念,与大家携手共创可持续的绿色未来。”

  环保科技,沙漠里的绿色希望

  今年,秉承科技之力,一汽-大众奥迪“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带领公众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了解当地科技绿化、沙漠治理的现状,共同探寻沙漠里的绿色科技。在这里,绵延15公里的防沙灌木林带筑起了阻挡沙漠继续东移的“绿色屏障”,苍茫沙漠中的这道绿色分界线,使每一位参与者在感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科技所驱动的未来力量。而水源在沙漠中的弥足珍贵,也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到节水滴灌等环保科技对于沙漠绿化的重要意义。

  此外,分别以环保汽车科技和环保公益发展为主题的两场互动论坛同期举行,一汽-大众奥迪还邀请到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奥迪品牌环保大使吕植,博世起动/停止系统副总裁Thies(田思奇)等汽车行业和环保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大家共同探讨汽车高效科技与科技环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未来交通生活。

  先锋科技,引领低碳汽车生活

  作为中国高档汽车品牌的领跑者,一汽-大众奥迪坚持首先做到向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低碳的产品,履行好自身最基本的环保承诺。自2007年全球同步引入奥迪整车高效战略以来,一汽-大众奥迪生产和销售的全部车型均已配备了奥迪高效模块技术,并成为国内第一家国产车型配备启停系统和智能热管理系统的汽车企业。而全混合动车型奥迪Q5 hybrid quattro的引入,也将一汽-大众奥迪新能源战略的实施带入了全新阶段。

  在本届“绿色驾驶•菁英训练营”上,全新一代奥迪A6L、新奥迪A4L和奥迪Q5 hybrid quattro 这三款环保产品就成为了“绿色驾驶技巧竞赛”的试驾车型。奥迪A6L作为行业首款配备发动机启停系统和能量回收装置的国产车型,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使燃油消耗降低0.4升/100公里;同样采用这项技术的奥迪A4L,在提供澎湃动力的同时也表现出同级别最优的高效性能。而代表了当前全混合动力技术最高水准的奥迪Q5 hybrid quattro,通过动力系统的5种工作方式,真正达到在强劲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完美平衡。此外,现场展示的两款代表奥迪电动科技前沿成果的领先车型——奥迪A1 e-tron和奥迪A3 e-tron也成为吸引众人目光的一大亮点。

  对于未来汽车技术,奥迪也给出了前瞻性的答案。奥迪三大未来先锋科技——代表轻量科技的“ultra”、代表互联科技的“connect”和代表电动科技的“e-tron”,不仅展开了奥迪对未来汽车技术的遐想、提出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也再一次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活动中,作为展示奥迪三大未来先锋科技的一个部分,设计前卫、布局精妙的奥迪Cube户外展厅,以融合视觉听觉的多重互动体验,将奥迪的前沿科技理念直观的传递给参与者。

  施行全方位环保,凝聚环保公益力量

为了将汽车以及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