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延良:中国汽车设计需要融入中华文化
摘 要:入世十年,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在红旗CA770的设计师贾延良看来,中国还称不上汽车大国,尤其在汽车设计领域,从人才培养到车企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贾延良坚信,只有将五千年中华文化融入到汽车设计理念中,才能真正设计出属于中国的汽车。
入世十年,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在红旗CA770的设计师贾延良看来,中国还称不上汽车大国,尤其在汽车设计领域,从人才培养到车企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贾延良坚信,只有将五千年中华文化融入到汽车设计理念中,才能真正设计出属于中国的汽车。

红旗CA770成功的关键就是中国元素
贾延良虽然已经72岁,离开汽车设计行业也有些年头了,但是谈起红旗CA770仍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我把这个车当儿子一样。”提起“儿子”贾老充满了自豪之情,“红旗CA770影响很大,这是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车,也是第一个用于迎接外宾的车,老百姓一提红旗就是红旗代表国家风格。”
谈到红旗CA770之所以取得成功,贾延良坦言中国元素的融入是关键。
据贾老回忆,当时的苏联,对中国汽车的零部件都停止供应了,毛主席坐的防弹车所有的零件都没法换,逼得我们必须搞自己的车。当时的要求有一点,我们绝不能和外国车一样,一定要搞自己的车。
贾延良坦言,很多人一提到搞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就把硬梆梆的中国符号龙、凤等全都搁上去,这显然是片面的。他认为所谓中国风格,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表现。红旗CA770的形体本身是有棱角、年轻小伙子的感觉,整体上也是斗志昂扬、抬头挺胸的势头,设计思想中动感比较强,车在那里不动你就感觉已经动感十足了。
红旗“复出”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坚持中国元素
回忆往昔,历历在目。贾延良说每每想起设计CA770的日子,心情就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高兴的是几十年前中国就能够搞自主创新,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自己去设计、纯粹的属于中国人的汽车。
谈及红旗轿车的复出,贾延良觉得这是个必然结果:“不管今年在车展上拿出的是什么样的车,红旗车总是在做了。这种做不是敲敲打打地一年生产百八十辆,而是一天就几百辆,已经产业化了,我们感觉我们进步了。”
但是贾老也指出,不管车型怎么样,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做出自己的风格。谈到红旗轿车的未来,贾老显得信心满满:“我们肯定会生产出有中国元素的、有现代时代感的、有现代流行趋势的,表现中国人现代精神面貌的车,肯定能出来,肯定能做得很好!”

外国人设计中国车不可取 自主设计应该更自信
红旗轿车的辉煌已经是过去,纵观现在的国内自主车,似乎很难找出一个车型来作为中国汽车的招牌,中国汽车风格的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现状也令贾延良扼腕叹息。
“我们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时,汽车行业已经搞自主了。比如上海牌、比如北汽的井冈山,这些车都有自己自主的东西,当时的井冈山特别像现代的捷达,可是那时候是六几年,我七几年搞774的时候和捷达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也有自己的棱角和线角,而捷达是什么时候出来的?1985年出来的。可以说从造型的设计理念上,我们比他们早出现了十多年。”
那为什么我们的汽车行业就断代了呢?贾延良认为这当然有特定时期的历史原因,但是改革开放30年,车做得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像中国车,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设计车,究其缘由,还是中国人对于自主设计并不自信。
很多车企一心想着抓利润,认为只有找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畅销的车型,基本上中国车企的研发中心都在都灵、英国、北美等地请外国人在那里设计。贾延良认为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汽车设计师,比如张帆、乌林高娃,他们在中国毕业后又去国外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的设计在国外甚至引起轰动,这些人才都应该被请回来。
车企体制有待完善 设计师不能没有话语权
中国汽车设计近年来乏善可陈的现状,除了对自主设计的不自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很多。车企体制的落后,追逐利益导致的浮躁情绪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如果汽车厂家确实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从设计草图开始一直到模型做出样车,然后进行展示,看大家到底喜欢不喜欢。如果有这个魄力,拿出给外面的一点点钱来做自己的东西,那就非常有希望了!”贾延良对车企提出了美好的期望,但同时他也承认,现在的市场竞争确实激烈,投产任何一款车都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和责任。
但是对于国内设计师的地位问题,贾延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国内把造型设计人员变成了
- 中国汽车上半年产销破千万 自主品牌车企喜忧参半(2013-07-22)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13-07-11)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将于九月开幕(2013-05-22)
- 中国汽车威胁论再起 西方车企在担忧什么(2013-04-18)
- 观致 中国汽车绕不过去的开发新模式(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