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欧洲受挫 称停止出口BS4和BS6轿车
摘 要:德国宝马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晨汽车(brilliance auto)近日宣布,暂停向欧洲市场出售BS6和BS4型轿车,主要原因是这两款车型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市场反应也欠佳。
舜网讯 德国宝马汽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晨汽车(brilliance auto)近日宣布,暂停向欧洲市场出售BS6和BS4型轿车,主要原因是这两款车型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市场反应也欠佳。对于想完全打入欧美成熟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产品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据悉,华晨是中国少数几家能够打进欧洲市场的汽车公司之一,由于有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和意大利菲亚特这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欧洲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汽车市场。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市场调查公司JATO Dynamics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7-2009年间,华晨在欧洲仅销售出502辆BS6和BS4轿车。
华晨汽车的两位公司高管表示,由于这些汽车在碰撞测试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市场反应也有所欠佳,累计仅售出几千辆。因此,权衡再三后决定停止这些汽车向欧洲市场出口。
2007年,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参考欧洲NCAP的标准,对在欧洲上市不久的华晨BS6进行了碰撞测试,结果仅获得一星的成绩,满分为五星。
据了解此事的华晨汽车一位公司高管表示:“我们已经停止了向欧洲市场出口汽车。就目前而言,何时恢复尚无时间表。”他表示,之所以销售业绩欠佳是归因于欧洲市场严厉的监管标准,很难跟这些标准调整的进度。
早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援引华晨汽车的一位欧洲经销商Hans-Ulrich Sachs的话报道称,这位经销商在向《欧洲汽车新闻》的采访中表示,不愿意降价也是华晨停止向欧洲出口的另外一个原因。他说,相比于其他同样性能和配置的汽车,华晨BS6和BS4轿车在欧洲市场上的定价偏高。Ulrich Sachs表示:“他们不想在价格上做一点妥协,认为不能赔本销售”他说:“我们曾建议华晨降价以增加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这其实是进入每一个市场应付的成本。 ”
华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挫败也为其他那些欲在全球拓宽市场份额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敲响了警钟。也显示出通过收购西方的某些汽车品牌和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可以成为在全球汽车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捷径之一。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上月于福特汽车签署了最终协议,出资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顶级汽车品牌沃尔沃。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也同样收购了萨博汽车的某些先进技术。
作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在目前为止还未有任何海外并购交易发生。但华晨汽车总裁祁玉民在上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不会排除会收购某些西方设计公司。
早在2006年,华晨就达成了向欧洲出售15.8万辆轿车的协议。据悉,该订单是中国汽车厂商在发达市场获取汽车数量规模最大的一此订单。但BS4与BS6两款车型因在碰撞测试中得分不佳,累计仅售出几千辆。华晨汽车高管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中表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绝对不会放弃欧洲市场,希望能在未来继续研发出新的汽车产品促进公司在欧洲市场上的销量,并满足欧州对汽车燃油性能标准的规定。华晨汽车另一位高管表示:“BS4和BS6是符合Euro 4的,如果我们要继续向欧洲出口汽车,我们需要符合Euro 5标准。”
当前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无论是国有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Co.) 还是沃伦巴菲特控股的比亚迪,当前都想尽各种办法提升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形象,与像丰田这样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一决高下。一些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与其进入一个不确定性很高的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国内市场形象上。
国际专业汽车咨询公司CSM Worldwide分析员黄哲瑞(音译)表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中国国内品牌最好的战略就是提升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同时把握好海外市场的份额。”
官方的统计资料显示,华晨汽车是中国市场上第九大汽车制造商。截止2009年底,华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占比为2.6%。2009年华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汽车数量达到34.83万辆,较2008年同期上涨22%,低于行业46%的平均涨幅。
- 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 安全问题受关注(2016-04-01)
- 新能源车企夸大宣传乱象:有的车停放三天就没电(2016-04-01)
- 新能源汽车首付最低降至15%(2016-04-01)
- 日本2月份汽车产量连跌三个月 同比减少6.9%(2016-03-31)
- 曝上汽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 将于4月亮相(2016-03-31)